多家藥企瘋狂囤猴 實驗猴一只16萬元 藥企瘋狂囤猴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6-10多家藥企瘋狂囤猴,實驗猴一只16萬元 藥企瘋狂囤猴
醫藥研發企業正在大舉收購實驗猴。6月6日,昭衍新藥(603127。SH;06127。HK)公告英茂生物成為其全資子公司,2萬只實驗猴也將逐漸劃歸至昭衍新藥名下。
紅星資本局發現,像昭衍新藥這樣大量“囤猴”的CRO企業還有很多。供不應求,也使得實驗猴的身價水漲船高。
以使用量最大的食蟹猴為例:此前單價不到7000元,目前已暴漲至16萬元,價格飆升逾20倍。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實驗猴存量僅有約3萬只,市場上“有價無猴”的呼聲越來越大。
漲價背后,一方面是新冠背景下醫藥企業研發需求擴大,政府投入也在加大;另一方面,在供應端,猴子需要近4年才能用于實驗,且一只實驗猴通常僅用于一種疾病研究。
猴價瘋漲藥企直接收購“猴場”
今年4月,昭衍新藥披露收購云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茂生物”)和廣西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瑋美生物”)100%股權,收購總額超1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兩家公司為實驗動物供應商,其供應的實驗動物就包括醫藥研發過程中所需的食蟹猴和恒河猴。
消息一出,因市場供應不足,CRO企業瘋狂“囤猴”、猴子價格高企的現象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昭衍新藥曾在招股書中提到,食蟹猴在2014年的單價為6567元/只,此后食蟹猴價格持續上漲。紅星資本局檢索相關機構官網的公開招標和采購項目發現,最近幾年猴價上漲迅猛:
2018年,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采購實驗用食蟹猴共600只,給出的預算金額為840萬元,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預算金額為1。4萬元;
2019年,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采購實驗用食蟹猴共400只,而預算金額則漲到了1200萬元,僅一年時間,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預算金額漲至3萬元;
到了2022年3月,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采購實驗用食蟹猴共40只,預算金額高達530萬,單價飛漲至13。25萬元。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據其了解,有食蟹猴的單價甚至達到了16萬元。
為何搶手?最接近于人,實驗效果更好
事實上,不只是昭衍新藥,像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康龍化成(300759。SZ;03759。HK)這樣的龍頭企業早已意識到囤積實驗用猴的重要性。
2020年,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收購廣東春盛猴場,收獲兩萬余只食蟹猴;2021年,康龍化成接連收購新日本科學旗下肇慶創藥50。01%控股權、康瑞泰(湛江)生物100%股權,拿下一萬余只實驗猴。
迫于漲價太快、供應過少,藥企直接收購猴場以求自給自足,已經成為近年來維持研發的一大路徑。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與老鼠、兔子相比,猴子最接近于人,也是用于實驗最為理想的動物,得出的效果也更好。“用猴子做實驗,一個是社會影響力,一個是重要性。”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告訴紅星資本局,類似于傳染性比較強、危害比較大的疾病就需要用到猴子,這也是近來新冠爆發后對食蟹猴需求高漲的原因之一。
對此,有腫瘤方向的主治醫師向紅星資本局介紹,“猴子與人的免疫系統最為相似,因此實驗用猴主要是涉及到激發免疫系統的疾病。以腫瘤為例,目前治療腫瘤最快的方法就是免疫治療,就需要跟人體的免疫系統最相近的動物猴子來實驗,藥監部門在評審臨床前實驗結果時也是要看(實驗用猴)相關數據的。”
這也意味著,除了生理機制最接近帶來的需求,藥監部門的評審要求也推動了CRO企業對實驗用猴需求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