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額達30億 內蒙古一官員獲死刑 內蒙古反腐敗案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9-28能被中紀委機關報關注,這起內蒙古反腐敗斗爭史上迄今第一大案究竟是一起什么樣的案子?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1年2月披露,自2011年3月至2018年9月被通報,李建平擔任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7年之久。那些年,從利用職務之便幫助他人承攬工程收受錢物開始,到后來窮盡所能將手中權力充分變現,金額從幾萬、幾十萬,逐漸增加到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李建平胃口越來越大,欲望的閘門一旦打開就覆水難收。即使曾與他共事的經開區黨工委原副書記、管委會原常務副主任白海泉在2014年被調查,李建平都沒有一絲警醒,依然不收斂、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
作為經開區一把手,李建平不僅把下屬企業當成自己的“錢袋子”和“提款機”,還借他人之名注冊公司而自己實際操控,以達到侵吞國有資產的目的。為了擾亂監管視線,李建平以某酒店服務員王某、敖某和社會人員徐某三人名義,注冊成立公司,法人為王某,但真實老板是李建平。更為荒唐的是,在初選董事長、總經理和監事長時,李建平竟然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解決,第一名董事長、第二名總經理、第三名監事長。
調查發現,李建平隨意設置大大小小的空殼公司數十家,其中既有明面上的總公司,也有掩人耳目的一級、二級、三級子公司。在他直接策劃和授意下,這些公司相互攬項目、做生意,大量國有資金在其間頻繁流動、暗度陳倉,最后被挪作他用,意圖“錢生錢”。
從簡單的權錢交易,到成立空殼公司騙取國有資金,李建平大肆攫取巨額經濟利益,涉案金額達到30億余元。據李建平供述,除部分錢款用于賭博外,其余大多被用于購買收藏名家字畫、古玩玉器、黃金珠寶、名貴手表,以及大量中外名酒,其酒窖中收藏的各類名酒達數萬瓶。
“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經反復梳理,經開區國有企業總資產賬面價值為232億元,評估實際價值為157。77億元,較賬面價值相差74。23億元。”自治區紀委監委相關辦案人員透露,李建平案危害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經濟建設方面,給經開區造成巨額損失,就在被留置前夕,還妄想將2億多元資金轉走;
——政治生態方面,涉嫌違規進人862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在經開區大行其道,其本人雖被查處,但“遺毒”仍在;
——營商環境方面,公平競爭蕩然無存,李建平看準的項目一路綠燈,沒看準的項目即使明顯有收益也不許上馬。
李建平把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他的專橫霸道、囂張跋扈,讓這個作為自治區首府發展重要引擎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元氣大傷、瀕臨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