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疫情下,滯留潿洲島的八天八夜 北海疫情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7-22北海疫情下,滯留潿洲島的八天八夜,北海疫情
7月20日上午8點55分,船出港了。
唐胖坐在窗邊,看著這艘“北游16”在烏云和海浪的合圍下,緩緩駛離潿洲島碼頭。核載一千多人的大船,座位大片空置,船艙各處散落著幾名游客。據北海市旅游文體局公布,乘坐本趟游船離開潿洲島的游客共計177人。
船將載著他們離開這片相處數日的海域。啟程比預計時間晚了25分鐘,但所有人都很雀躍。“滯留游客離島,這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后一撥。”唐胖說。
對于一座旅游城市來說,疫情無疑將這個原本令人期待的旅游旺季“攔腰折斷”。7月12日,廣西北海報告一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隨后的8天中,當地報告陽性感染者近千例。其間,北海市重要景點潿洲島旅游區發布緊急通告,暫停所有人員進出。
從疫情出現的那個晚上,到最后一批游客離島,八天八夜里,潿洲島唯一的港口,記錄著一次次焦灼與互助。
━━━━━
離島,困難重重
突然之間,所有人的生活被系在了一艘船上。
潿洲島距離北海市區約26海里(約合48公里),船舶是最常見的運輸方式,單程需100分鐘左右。通常來說,每天游船的班次相對固定,但疫情暴發后,船的來去變得飄忽不定。
李小霏(化名)是較早離島的游客,于她而言,核酸檢測結果是當時最大的阻礙,她不得不和時間“賽跑”。飄忽不定的病毒傳播把所有人的計劃都打亂了,李小霏匆忙訂下7月15日下午兩點半的船票,準備途經北海市區返回江西宜春。
彼時,離開北海需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乘坐動車、飛機,但“潿洲島-北海”航段的登船、下船還不需要核酸證明,憑健康碼綠碼就可以通行。正因為如此,李小霏打算14日下午再去醫院做核酸。在想象中,她有充裕的時間獲得一張離開北海的“通行證”,并且時效“新鮮”。
然而,14日下午抵達醫院時她才發現,外地旅客做核酸的時間被限定在上午8點到11點,該時段之外的核酸檢測服務,只提供給島民。李小霏一下子慌了神,這家醫院是潿洲島上唯一的醫院,也是當時唯一的核酸檢測點,“我們求了很久的情,說快要來不及了,但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才做成。”
更讓李小霏措手不及的是,15日中午,她做完核酸檢測回到民宿時又聽人說,“潿洲島-北海”航段的登船、下船也需要核酸陰性證明了。這就意味著,等待檢測結果的幾小時延宕,很可能導致她無法登上離島的那班船。
李小霏不死心,還是盡可能快地趕到了港口,得知無須核酸陰性證明也可以上船,她長舒了一口氣。但是,原定下午2點半出發的游船始終未到,焦慮再次絞緊了她的神經。
潿洲島只有一個港口,過道很長,兩三米寬,擠滿了想要離開的游客。下午5點40分左右,游船泊進港口,卻遲遲不允許游客登船。此時的李小霏已經干巴巴地站了5個多小時,她聽到人群里爆出越來越大的抱怨聲,封閉的圍欄里,每個人都開始不停往前推搡。
傍晚7點20分左右,這批疲憊不堪的游客終于隨船到達北海市,下船時,他們被要求查驗核酸陰性證明。此時,李小霏的檢測結果剛好刷新出來,“感覺自己還是很幸運。”
━━━━━
一艘返航的船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運氣”。一艘船在7月17日下午6點左右駛出潿洲島港口,但僅僅半個多小時后,它就停了下來,慢慢掉了個頭,返航了。
乘客小李記得,船在海上停下后,乘客們開始擔心起來,不少人圍向乘務員,詢問出了什么問題,“乘務員說,他也不清楚,但如果這班船開不了,回城的希望就渺茫了,建議我們先退票。”小李和朋友們沒有選擇退票,“我們想著,既然沒人通知我們走不了,就再等等。”
小李今年17歲,她原本的計劃是趁著假期,來潿洲島做“義工”。每到假日,潿洲島總會吸引很多義工,他們像小李一樣在民宿里免費吃住,享受海島生活,平時幫助老板接待來客、打掃衛生等。疫情暴發后,她不得不中止計劃,帶著好不容易買到的一張船票,試圖提前離開潿洲島。
同來潿洲島做義工的小黃也在這艘船上。在小黃的印象中,直到航船靠岸她才聽到廣播說,返程北海將進入分區管控范圍,健康賦碼可能會受到影響,潿洲島尚無疫情影響,屬于低風險地區,因此游客先在潿洲入住,耐心等待。
對同在這艘船上的乘客朱先生而言,這張船票極為珍貴。從13日開始,他每天都在為離開做準備,但“一切都不確定”。
第一天,他和家人清早5點就起床去做核酸,到達后才發現,有游客凌晨2點就來排隊了。那天,他們排了三四個小時也沒做成。人太多了,中午又熱得不得了,“讓其他人先走也可以。”他們打起了退堂鼓。
次日,情況愈發不明朗,他們決定,排隊再久也要做核酸。但當天,一行人還是沒能離開——船發得太晚,到達市區時,動車、機票都沒有了,他們不敢在市區滯留,只能掉頭回轉。15日、16日,船票,已經買不到了。
能拿到17日的這張船票、登上船艙,對于包括朱先生在內的乘客而言,無異于希望。因此,得知要返航,朱先生有些不滿,“這趟船安排在下午5點10分發船不太合理,因為乘客下船后不能滯留,所有人都要在當天離開北海。”
幾個深呼吸后,他慢慢平復了情緒,“到市區都7點半了,酒店又不營業,會有很多人沒地方住。市區有中高風險區,我們也怕,一旦被賦紅碼或黃碼就麻煩了,上車都上不了。以前天天擔心第二天有沒有船,現在一看,可能三五天不會有船了,不如安下心來慢慢玩。心情放開一點,就當旅游的期限拉長了。”
━━━━━
疫情下,人與人的聯結
貝爸沒想到,將朱先生一行人送到港口揮手作別后,不到半小時,那趟游船就返航了。
他在潿洲島經營著一家民宿,朱先生是他的客人。將他們接回民宿后,貝爸和妻子商量決定,免除滯留島內三戶客人此后的房費,無論他們還要住多久。
“只是花一點兒水電費,對于我們來說不是什么傷筋動骨的事情。”在貝爸看來,一起生活的這幾天,大家相處得就像朋友一樣,理應相互照應,“疫情原因計劃被打亂,本身心情就不好,我就跟他們說,不要擔心那么多,還是開開心心地生活好了。”
貝爸說,這些天,潿洲島的生活仍然秩序井然,物資供應目前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天南海北的人聚在這里,一起包餃子、開燒烤派對,還有客人給大家做拿手的拌面。
眼下正是海島桂圓、菠蘿蜜成熟的季節,貝爸的院子里還種著香蕉、百香果、胭脂果,木瓜在枝頭沉甸甸地透出橘色。朱先生喜歡喝茶,貝爸就在院里放了一張茶桌,大家常常在一起喝茶,相互寬慰,也彼此支持。
往年這個時節,是潿洲島乃至整個北海的旅游旺季。貝爸家的民宿要提前20天預訂,十多間房間每天都能住滿。他會告訴客人怎么挑選新鮮的野生螃蟹、帶子螺、蟶子——野生的蟶子顏色比較黃,買螃蟹要買背上拱、肚子硬的,帶子螺的殼要圓厚、中間凸起來,才最肥。
但今年情況變得不太一樣。“我每天都在退錢。”貝爸說,“只要有人說來不了,我就馬上把錢退給他。”
給客人退款,也是近段時間民宿老板林先生的日常工作。他清楚地記得,7月12日下午,他收到了今年第一個因為疫情而取消房間預訂、要求退款的申請。
當時他沒有猶豫,立刻退了全款:“疫情當下,大家都不容易,我不想讓別人冒風險。”此后,林先生陸續接到了退款申請,對于尚未入住的客人,他都同意取消訂單,并為房客退了全款;已經入住但提前離店的客人,他也將剩余房費全部退回,沒多扣一分錢。
房客越來越少。7月14日晚上,林先生依舊在民宿的庭院里放起露天電影,海風和著民謠一起飄進來,籠著綴在院子里的燈光,陪伴房客們度過在潿洲島的最后一夜。7月15日,林先生送走了住在民宿的最后一批客人。
林先生沒去算過這波疫情自己到底虧損了多少,對他來說,2020年疫情以來,冷清已經成了常態。他能容納10-20人的民宿,最長一次空了3個月左右。
今年6月起,民宿訂單突然多了起來,小島也恢復到往日的熱鬧。人最多的時候,車子將海鮮市場門口堵得水泄不通。然而好景不長,如今,環島公路再次空空蕩蕩,售賣海鮮的商家生意寥寥,只有在核酸檢測點,才能看到人群排出的長龍。
頂著烈日,林先生主動報名成為了一名核酸檢測志愿者,引導居民排隊檢測。17日晚,潿洲島又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林先生前往鱷魚山公園做志愿者,直到當晚10點多,他所在的核酸檢測點仍排著長隊。
7月18日,林先生告訴記者,島上各村已經設置了核酸檢測點,但因為人手有限,不少人仍會前往島上唯一一家醫院進行核酸檢測。為了照顧一些體弱的老人,醫院專門開辟了綠色通道,各村也派專車免費接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