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十大預言盤點!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6-24
說到財富管理,北京市最近發布了《關于推進北京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意見》,到2025年將北京打造成國際影響力較大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財富管理是個大賽道,伴隨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催生出很多財富管理需求,比如居民財富管理意識覺醒、中等收入群體壯大、養老儲備需求提升,對財富管理機構專業性要求不斷提高。面對廣闊的藍海,未來的財富管理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賬戶管理概念,而是往綜合化、生態化的服務體系發展,未來的財富管理就是財富管家。已經有一些財富管理機構走在前列,比如新湖財富,在業內創新性提出“財富管家”概念,加強專業的資產配置能力,為客戶創造價值。
未來哪些財富管理機構如何更好滿足客戶需求?第一,專業性。例如,建設自己的投資研究機構,進行經濟形勢和資產配置的專業研究,如植信投資研究院。第二,差異化。依托“全球家族辦公室”,打造財富管理、健康管理、公益慈善三大生態圈,滿足客戶的投資、傳承、子女教育、健康、生活、消費、成長、藝術、慈善等全方位需求,如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第三,社會價值。讓財富對家庭、對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未來的財富管理就是財富管家,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財富管理行業正成為朝陽行業,讓更多的人分享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我們和新湖財富聯合出品了報告: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來了巨大財富機會。從財富結構來看,你發現2021年中國實物資產占總財富的比重高達68。8%,實物資產以房地產為代表占比過高;而在北美的成熟市場,則是以金融資產為主。那么中國的金融資產占比只有31。2%,比美國和西歐的金融資產占比都低。
我們可以看到房子占比多,而金融占比少,而在金融資產占比當中現金和存款卻超過了50%。那么中國居民的這種“儲蓄為王”的文化仍然非常強。在全球來說,中國的儲蓄和現金占比偏高,這會帶來什么影響呢?就剛才我們給大家講的,全球是貨幣超發的,是通貨膨脹的,所以持有現金類資產面臨的長期貶值的風險。
所以中國金融資產投資是大藍海,金融投資的大時代正在到來,關注大類資產配置,不斷加強金融知識的學習,樹立科學的投資理念。
第七大預言,房地產步入存量時代,區域分化將日益明顯,行業面臨洗牌,土地財政往房地產稅轉型是大勢所趨。
我在業內提出了一個大家廣為采用的標準分析框架,叫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什么樣的地方房價會漲?很簡單,人口流入的、不供地的,又趕上貨幣寬松的。從長期來看,未來中國人口往哪里流動,至關重要!
我們研究了世界上幾十個經濟體它們上百年的人口流動趨勢,來看看代表性案例:
比如說日本,在過去的100年,東京、大阪、名古屋,日本的三大都市圈的人口是不斷地增加的。那么日本1。3億人,3600萬在東京。韓國5000萬人,2500萬在首爾。有人認為,韓國日本人地關系緊張,所以說很多人去了大城市。
我們再來看美國,美國人地關系不緊張。我們研究了過去將近上百年美國人口遷移的趨勢,你會發現美國人口也是在不斷地往都市圈城市群遷移,在過去的幾十年,美國兩大海岸線的人口不斷地增加,房價在不斷地創歷史新高,但是美國的廣闊中部地區變成了鐵銹州,沒有新的工廠,沒有新的就業,結果房價漫長的陰跌。
為什么,因為大的都市圈城市群更節約土地、更節約資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所以這是城市的勝利,這是一種文明的勝利。
那我們再來看中國,在過去的10年,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80萬。成渝、中原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過65萬人,但是東北、西部等區域,近年卻持續地出現了人口的凈流出。
從省份的角度(來看),在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前五的省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而甘肅、內蒙、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6省的人口是流出的。
我們再來看一些重點的城市:最近這10年,深圳、成都、廣州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過了55萬,鄭州、西安、杭州、重慶、長沙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過了30萬,這些城市均為所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而各個城市開啟了“搶人大戰”。
國家最近開始確立了城市群的發展模式。
世界上主要經濟體,人口都在往大的都市圈遷移,其實主要問題是,怎么改善我們的城市規劃。比如東京78%的人選擇軌道交通出行,因為軌道交通的供給比較充足,而北京、上海大約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選擇軌道交通出行。大量的人選擇自駕這種不效率的出行方式,結果一定會是擁堵和空氣污染。所以未來我們應該干什么呢?改善我們的城市規劃,加大我們公共交通的供給,讓我們城市的布局更加合理。
現在中國的城鎮化率64%,跟發達國家80%以上的城鎮化率相比,中國還有10多個點的空間,所以還有巨大的空間,還有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