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三次熱搜背后的共性問題,社會治理失效!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6-11唐山三次熱搜背后的共性問題,社會治理失效!
6月10日,唐山某燒烤店發生了一起惡性傷人案件。案發時,犯罪嫌疑人對店內正用餐的四名女子中的一人進行騷擾并毆打對方,隨后其同行人員沖入店內對受害人進行毆打,并將受害人拖至店外繼續毆打。目前,當地警方已抓獲兩名涉嫌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及三名涉案人員。
案件性質如此惡劣,放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情境下看如此令人震驚,放在掃黑除惡大環境下看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因為挑釁社會法治和道德雙重底線,這個案件已經產生了傳導效應,使所有屏幕前的人們感受到了一種劇烈的不安。人們的憤怒與困惑非常合理:唐山不是法治社會的一部分么,何以“法”這個字沒有任何震懾力?唐山沒有有效的社會治理么,何以“當時有顧客報警,警方已介入處理”,十余小時后警方才抓捕到主要犯罪嫌疑人?要知道,這是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之下,十多個小時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尋找和鎖定密接的時間。
暴力案件具有偶然性,是的。但其預防措施、極端程度、應對機制、處理效率卻和一個地方的綜合治理水平密切相關。老生常談海恩法則:一次嚴重事故之前必有300起未遂先兆;人們也都有這樣的經驗:某些荒唐事發生在某一特定地域,會顯得“合情合理”,因為后者提供縱容、默許此類事情的社會環境。不妨回憶一下,唐山曾在一個月的時間多次登上微博熱搜,除了此次惡性案件,另外幾次是什么?
5月初,唐山一位老農在疫情防控期間著急下地干活,被當地巡察人員看到并加以批評。結果是老農用大喇叭向全村村民自我批評、自我“游街”。“唐山硬核防疫不許下地種地”隨后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敘事登上熱搜;4月底,唐山遷安為防止疫情擴散,施行“硬隔離”措施,要求部分住戶交出鑰匙用以反鎖家門,將部分居民樓的房門用鐵絲綁住。這個“措施”不僅“震撼”大眾,甚至超出了大眾的想象力。地方行政部門眼里沒“人”么,難道不知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地方行政部門眼里沒“法”么,難道不知道這相當于剝奪財產、侵犯公民權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