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海洋牧場” 陸地“海洋牧場”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0-05-02探訪“海洋牧場” 陸地“海洋牧場”
在海南萬寧市山根鎮排溪村,有一所建在陸地上的“海洋牧場”——陸基珊瑚及硨磲培育基地。在這里人工培育的珊瑚、硨磲、海藻、魚類,構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經過食物鏈多重濾食,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養殖零用藥。長大的珊瑚、硨磲放流大海,用于修復海洋生態環境。
記者近日探訪了這座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陸地“海洋牧場”。
7年前,水族生物愛好者汪遠從北京到海南時,珊瑚及硨磲等養殖還是一片空白。經過探索,汪遠及其團隊在陸地上模擬大海的珊瑚礁生態,選出高附加值的品種進行搭配。如今,陸基“海洋牧場”初具規模,汪遠團隊在上百種珊瑚及海水魚繁殖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記者在現場看到,牧場設有育苗區與養殖區,整個系統由流動的海水聯通。透明的玻璃水缸一字排開,陽光透過玻璃房頂照進水中,各種顏色的熱帶魚、珊瑚、硨磲、海藻等海生動植物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景象。
“這些水缸以模塊化的形式構成一個封閉、循環的水體環境。”汪遠把他發明的循環水生態養殖技術用于牧場,通過魚類、珊瑚、海草以及微生物搭建多級生態體系,并維持“高生物量,低營養鹽”的清潔水質環境。
這個封閉的“小世界”里有近60種珊瑚,水缸中的珊瑚大多生長在一個活動基座上,拔出基座便可將整株珊瑚取出。汪遠稱,這是為今后大規模放流珊瑚所做的技術創新。長大的珊瑚可以通過基座整株移植到大海的人工魚礁上,穩固性、存活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