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留流浪老人 奉養18年情同母子
作者:maman 發布時間:2018-03-17 09:00:20偶遇流浪老人
他撿回家當“娘”
據富縣公安局新的戶籍信息顯示,李桂花72歲,是富縣張家灣鎮小山子村陳天強的母親。但這些信息,僅僅是當地政府和派出所為了能讓老人享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而登記的。
“問她的家是哪里的,還有什么親人,她都說不上來。”對于陳天強來說,這個半路而來的母親的真實身份到現在也是個謎。
現年52歲的陳天強祖籍四川,13歲時父母相繼去世,他投奔親戚來到富縣張家灣鎮小山子村落戶,1990年經人介紹與同鄉的曹鳳梅結婚,育有一兒一女。“那時候全靠外出打工掙點錢,日子過得緊巴巴,一家人吃飯都成問題。”曹鳳梅回憶。
而陳天強與李桂花的這份半路母子情,還要從18年前的一次偶遇說起。2000年4月的一個傍晚,陳天強下工后往回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門口時遇到一位老人,看她穿得還挺好,旁邊的娃娃卻說是要飯的。”陳天強半信半疑,但還是將老人帶進家中吃了一口熱乎的飯。
天黑后突然下起雨來,陳天強擔心白天來討飯的老人沒地方落腳,便又披上衣服出門尋找。“就在附近堆放雜物的地方,我看到一團黑影,走近才發現就是白天討飯的老人,她的衣服已經濕透了。”陳天強把老人領進屋里后,在女兒的床邊支了三塊木板,讓她睡在女兒的旁邊。
“那時候感覺她神志不太清楚,問什么都說不清,而且對人還很警惕。”在家住了一晚上后,陳天強就跟老人說:“你干脆就在我家住吧,也好有個照應”。這個決定,是陳天強考慮一夜做出的。老人和自己的父母年齡相仿,四處流浪也不是個辦法,陳天強打算先收留下她。
這個決定妻子曹鳳梅當時是反對的。“家里經濟不寬裕,再添一口人就更難了,而且老人看樣子有些糊涂,萬一出了事怎么辦?”后來,陳天強還是說服了妻子。“當時給老人說要收留她,沒想到她還不答應走了,等到下午就回來住下了。”
一照顧就是18年
他想為母親尋親人
18年的朝夕相處,陳天強一家早已將李桂花當做親人,陳天強一口一個“我老媽”叫著,也讓很多人為他的善舉動容。“我老媽雖然頭腦不清,但對家人很親。我平時在外打工,她就幫我媳婦干些家務;媳婦要下地干活,我老媽就留在屋里看家;我從外地回來了,她頓頓吃飯非要等我坐下才肯動筷子。”每每提起和李桂花相處的點點滴滴,陳天強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3月2日,華商報記者在小山子村見到了李桂花老人,她身體還比較硬朗,平時幫陳天強夫婦倆做一些家務。“我老媽話很少,有點怕生,脾氣比較倔,一刻也閑不下來。”當天,看到記者一行人來到家中,李桂花老人一轉身人就不見了,后來陳天強找了一個多小時,發現原來老人是到后面山上撿松子去了。
“很多人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好好贍養,更何況是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呢。并且是在生活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一照顧就是18年。”陳天強的善舉,也被小山子村黨支部書記李海軍看在眼里。
李桂花一天天老去,但始終沒有個戶口,看個病都沒辦法享受農村合療。得知這一情況后,張家灣鎮小河子村包村片長薛飛通過多方積極協調,以及當地派出所民警的多方努力,才在去年年底為老人落了戶,也讓陳天強吃了一顆“定心丸”。薛飛稱,目前,李桂花老人的農村養老、合療都已辦理妥當。
2018年1月,陳天強被評為孝老愛親類“中國好人”。面對榮譽,這位憨厚老實的農民有些激動。“其實我在照顧我老媽的同時,她也在像個母親一樣照顧我,我們早已是一家人了。”陳天強告訴記者,自己會為老媽養老送終,但心里也有個小愿望。
據悉,十幾年來,前后有兩波人來到小河村認親,但都不是李桂花的親人。“有時候我就想,如果能幫我老媽找到親人,讓他們一家團圓,我也就沒什么好遺憾的了。”陳天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