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過冬難,美國發橫財 歐洲過冬難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10-11歐洲過冬難,美國發橫財,歐洲過冬難
隨著冬天的臨近,歐洲人對能源危機導致的冬天更加焦慮。烏克蘭危機升級后,俄羅斯大幅減少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屋漏偏逢連夜雨。最近北溪管道泄漏破壞了能源供應鏈,能源價格自然上漲。
為了避免冬季能源斷供的危險,許多歐洲國家都推出了相應的措施來節約能源過冬。
例如,6日,法國政府推出了長達50頁的國家節能計劃,涉及公共行政部門、經濟領域和家庭生活。根據這一節能方案,冬季住宅、教育機構、辦公場所和對公眾開放的場所供暖溫度不得高于19攝氏度,餐館、健身房等場所在無顧客時供暖溫度降至17攝氏度,夏季空調溫度不得低于26攝氏度;
除機場、火車站、地鐵站外,全國凌晨1點至6點禁止所有燈光廣告;通過財政支持鼓勵遠程辦公,減少出行造成的汽油消耗等。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此前曾宣布,毛衣可能會成為該部門的日常穿著。
作為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的第二大進口國,意大利政府也于10月7日簽署了冬季節能法令。包括2022年至2023年集中供暖天數減少15天,部分地區居民供暖溫度下調1攝氏度。歐洲人開始了購買和囤積商品的浪潮。電熱毯、電暖器、熱泵……甚至木柴也成了搶手貨。外媒報道稱,在法國,木質顆粒燃料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達到每噸600歐元(約合4100元人民幣)。在德國,甚至有人開始詢問燒馬糞取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