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末三大案的真相!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1-10-17依照萬歷皇帝的想法,自然是想立朱常洵為太子,奈何群臣反對,萬歷又不是個獨斷的皇帝,只能一拖再拖,最后沒辦法不得已向大臣們妥協,將朱常洛扶上了太子之位。
這件事情也說明了,大明朝還是很“民主”的,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什么都說了算,哪怕是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
雖然如此,朱常洛的位置并不穩固,只要稍微犯點錯,這個不受父親待見的孩子,隨時可能被擼下來。
再看鄭貴妃那邊,在太子之位確立后,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就被封為福王。
按照規矩,
藩王
不得留京,必須到封地上任。
可是朱常洵仗著母親的關系,依然在京城尋找機會,萬歷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側面說明了太子朱常洛是多么的尷尬!
從理論上講,朱常洵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染指太子寶座,畢竟皇帝站在他們一方。
只是當母親的鄭貴妃好像有些等不及,竟然想出了刺殺太子的昏招。
當然,也有人認為所謂的刺殺事件,很有可能是太子朱常洛的自導自演,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刺殺事件背后的謎團
關于梃擊案背后的真相,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是鄭貴妃為了讓兒子當太子,于是鋌而走險。
畢竟,只要朱常洛死了,太子之位自然落到了朱常洵的頭上,但是,刺殺太子可不是什么小事兒!
一旦東窗事發,從梃擊案的結果來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徹底失去了競爭太子位置的機會。
當所有證據都指向了鄭貴妃,就算真把太子殺了,他的兒子也不可能成為大明朝的未來皇帝!
而且,想要刺殺太子,起碼要選個專業的刺客。大街上隨便找個賭徒又是怎么回事兒呢?
不說武功的高低,都沒怎么用刑,就把老底全都揭出來了,怎么看都是故意送人頭!
于是有人懷疑,所謂的梃擊案很有可能是太子一黨的故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