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飯神器”老干媽不香了? 老干媽營收下滑超十億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11-08“下飯神器”老干媽不香了?,老干媽營收下滑超十億
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妙行首次對“收入短暫下滑”作出回應,將原因歸咎為“疫情影響”。
近日,“2022貴州民營企業100強”榜單發布。榜單顯示,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的營收總額為42。01億元,位列第11名。與前一年的榜單相比,老干媽的營收總額減少了12。02億元,后退了5個名次。這是近4年來,老干媽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
上述消息引發關注后,抖音上的老干媽官方旗艦店新增了5萬余名粉絲,但其中不少評論,對老干媽的口味、營銷、價格等方面提出疑問。在國內辣醬市場不斷增長的背景下,老干媽為何營收驟降?眼下將如何應對這一局面?
一年營收縮水12。02億元
“2022貴州民營企業100強”“2022貴州制造業民營企業20強”榜單是由貴州省工商業聯合會、省企業聯合會共同發布的。該榜單已連續發布10余年,僅2016年的榜單數據無法查詢。梳理最近10多年榜單公布的營收數據及排名,能夠看出老干媽的變化。
2006年,老干媽的營收為10。4億元,3年后增長至17。3億元,隨后迎來迅速發展,2011年營收已達30。1億元。
從營收30億元到營收40億元,老干媽僅用了3年時間。2015年,老干媽營收達40。3億元,在貴州省民營企業中,位列第4名。
2017年和2018年,老干媽出現了營收下滑的情況,營收較上年分別減少了1億元和0。58億元。2019年,老干媽營收躍升至50。2億元,2020年創下歷史新高,達54。03億元。2018年至2020年,老干媽的營收排名在貴州省民營企業中,徘徊在第6名、第7名。
16年來,營收增加的同時,老干媽的產能也在不斷提升。2006年,老干媽日產約120萬瓶油辣椒;2014年,老干媽已形成日產210萬瓶辣椒制品的生產能力;2021年4月披露的數據顯示,已形成日產量超過300萬瓶辣椒制品的生產能力。
今年的榜單揭曉后,對比上年數據,老干媽的營收減少了12。02億元,排名下滑了5名。很快,榜單排名發酵,一度登上熱搜。
縱觀“貴州企業100強”榜單,老干媽的排名陸續下滑。2010年,老干媽在貴州省內位居27名,2014年跌落至第36名,2018年一度下滑至省內第43名。2021年,老干媽在“貴州企業100強”中前進至37名。
在貴州省,企業百強榜單關注度較高。歷屆榜單均有企業營業收入信息及排名,由貴州省企業聯合會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審核,以2014年的榜單為例,榜單參照國際慣例和“中國企業500強”的排序規則及國內絕大多數省份的通行做法,在企業自愿申報的基礎上,以“2013年企業營業收入為主要標準”。
老干媽味道變了嗎?
營收銳減、在“2022貴州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排名明顯下滑,老干媽再次引起外界關注。上一次引發如此高的關注度,是2020年“騰訊”狀告“老干媽”拖欠巨額廣告費事件。
僅看營業收入數據,或許背后是老干媽的辣椒制品銷量下滑。在老干媽公眾號內,共展示了風味雞油辣椒、香辣菜、肉絲豆豉油辣椒等20種產品。老干媽淘寶旗艦店共有134種商品,基本都是辣椒醬類制品。
連日來,新黃河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超市和糧油店,發現部分老干媽產品的生產日期為2021年底,大部分產品保質期為14個月,保質期已過半。
在經二路華聯超市內,風味豆豉和干煸肉絲油辣椒這兩款知名度較高的產品生產日期為最近兩個月,相比之下,老干媽的香辣脆油辣椒、糟辣剁椒、香菇油辣椒等產品的生產日期大多為今年初或2021年12月。堤口路銀座超市共有11款老干媽產品,其中5款的生產日期為今年4月之前,過了一半保質期,個別產品出現漏油的情況。10月27日,堤口路大潤發超市的老干媽產品全部缺貨,4天后,貨架上已經沒有老干媽的標簽,全部擺滿了其他品牌的辣醬。
走訪八里橋蔬菜批發市場的4家糧油店,大部分老干媽的生產日期距今已超過4個月,其中一家店內還有出廠超過1年的產品。從多家糧油店的銷售經驗來看,在糧油店買調味品是為了回家用于做菜,老干媽的銷量不如郫縣豆瓣醬。
即便在網店購買老干媽,也有人買到了生產日期半年前的產品。
梳理消費者的評價,老干媽味道改變、價格上漲、重油不健康等因素都在左右他們的選擇。
幾乎在每個社交平臺,都有人提到“陶華碧兒子接盤后把貴州辣椒改成河南的了”。這一印象源于2015年《商界》雜志的一篇報道,其中提到“老干媽不用貴州辣椒,用的全是河南辣椒”,原因是河南辣椒更便宜。這篇報道中,有經銷商稱,2011年老干媽已徹底不用貴州辣椒。
這個信息讓人們對老干媽產生了“節約成本、口味品質下降”的印象,以至于7年后,仍時常有人提起,甚至以此解釋老干媽為何味道改變。
實際上,老干媽負責人曾至少兩次公開回應過辣椒原料的問題,但很少有消費者注意到這些聲音,人們只記住了“辣椒更換”。2019年,針對老干媽在國內多個基地采購辣椒原材料是否會影響老干媽產品品質的問題,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回應稱,會根據市場上消費者不同的食辣習慣,生產不同辣度的產品,全國各地的辣椒辣度各有不同,正好滿足了老干媽這一需求。當年,老干媽常務副總也曾表示,老干媽的原材料不局限于貴州辣椒,而是根據配方的需要去采購使用。
一旦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無論是由于心理暗示影響,還是2019年陶華碧重新調配制作配方改變味道,總有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抱怨老干媽“沒有以前的好吃了”,還有人在直播間評論:“辣椒換回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