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神藥”阿托品互聯網停售 近視神藥阿托品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8-29近視“神藥”阿托品互聯網停售,近視神藥阿托品
孩子軒軒在小學一年級被檢查出近視后,年近四十的張琳便熟練地掌握了各種眼科知識。她一條條細數著防范近視的方法:每天要保證至少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每近距離學習二十分鐘,就要看會兒遠處;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半年要進行一次眼部檢查;相較于白光,暖光更能保護視力。
只是,張琳時常感到后悔:這些眼科知識學得晚了,自己沒能在兒子軒軒近視前及時防控。
今年三月份,張琳在醫生的建議下,在沈陽興齊眼科醫院的小程序上網購了三盒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希望能控制軒軒的近視。無色的阿托品滴眼液被裝在單支透明的塑料管里,起初滴進眼里,軒軒說有輕微的刺眼感,但用久了,刺眼感漸漸消失了。三個月后復查,張琳欣喜地發現,軒軒的近視度數和眼軸長度幾乎沒增加。
但在7月21日晚,興齊眼藥突然宣布關停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的互聯網售賣渠道。何氏眼科、歐普康視等多家公司也相繼宣布,暫停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在互聯網醫院的銷售,患者需到醫院就診時憑處方購買。
互聯網的停售源于今年5月9日,國家藥監局公開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首次針對藥品網絡銷售的管理制定條例。其中,第八十二條指出,銷售藥品應當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持有的品種或者是藥品經營企業許可經營的品種。
而阿托品作為院內制劑尚未正式上市,將無法再通過網絡的渠道銷售。
阿托品滴眼液一度被稱為近視“神藥”。突然的停售,讓家長們一時間手足無措。有人搶到了足量的阿托品,有人則焦慮地四處求藥,阿托品的代購也開始活躍于各個平臺。求藥背后,一場與近視低齡化抗爭的視力保衛戰,正在家長群體里悄然進行著。
求藥
網絡停售的消息來得突然。
7月20日晚上,張琳從同事處得知,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將要暫;ヂ摼W售賣。第二天一早醒來,她便點進興齊眼科醫院的小程序嘗試掛號購買,但醫生還未上線,張琳沒能買成。
當天傍晚五六點,張琳再打開小程序,首頁已經出現了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停售公告。
原先,張琳有兩種方法能買到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一是到有院內制劑的醫院,由醫生開出處方購買,但全國僅有山東省眼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等少數幾家醫院能開具院內制劑。
另一種就是通過互聯網醫院的方式:她帶著孩子在北京同仁醫院的眼科門診檢查后,醫生會在病歷上寫下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的處方,張琳拿著病歷在沈陽興齊眼科醫院小程序上問診后,提供孩子三個月內的眼部檢查報告即可購買。
和張琳一樣,住在北京的高蕊也沒來得及囤上阿托品。眼見著家中的阿托品只剩下十支,高蕊在各大平臺搜索阿托品的信息,通過在社交平臺上“求藥”,從其他家長那“勻了三盒過來”。
在醫生的建議下,高蕊又把一支阿托品拆分成兩天用——阿托品滴眼液沒有添加防腐劑,只有24小時保質期。如今只能分成兩次用:用密封袋裝好放進冰箱,趕在24小時到期前給孩子滴。
隨著斷供,各個社交平臺陸續涌現了越來越多的求藥帖,也出現許多阿托品滴眼液的代購。
有代購將平日售價298元一盒的阿托品滴眼液,上漲40元,另需加8元掛號費、10元快遞費,六盒起訂。她自稱,顧客只需提供姓名地址電話,不需要醫院開具的處方。但她無法告知具體購買渠道,只說,“都是正品,放心吧。”
另一位代購則稱,自己是從醫院負責人處訂購的阿托品,因近期家長囤貨較多,貨源緊張,一次只能開三盒,每盒需要加20元。
家長們對阿托品趨之若鶩。王蕾覺得自己要幸運許多:她在阿托品互聯網正式停售前成功搶到了十盒阿托品。
王蕾覺得,相比其他防控手段,給兒子使用阿托品滴眼液要方便得多:輕輕一擰塑料管的蓋子,將滴眼液滴入眼睛,用后再將單支包裝丟棄。
王蕾算了算,阿托品滴眼液一年的費用在3600元左右。但相比價格,王蕾覺得自己更看重的是:孩子使用阿托品三個月后眼軸和近視度數的增長明顯緩慢了。
是“近視神藥”,還是防控手段之一?
軒軒7歲那年,開學例行體檢后,老師突然找到張琳,說軒軒有些近視。張琳帶著軒軒到了醫院一查,才發現他左右眼都有一百度的近視。
雖然張琳對兒子會近視這件事做好了準備:丈夫雙眼九百度近視,自己也有四百度近視。但她仍有些不敢相信:軒軒才上一年級,這比她預期近視的年齡要早了五六年。
起初,張琳花了四千多給軒軒配了一副離焦鏡。但半年后復查,眼睛又深了50度,她只好又花三千多配了一副新的。今年年初,眼見著軒軒的近視度數越來越深,醫生建議張琳,給軒軒嘗試濃度為0。01%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這是張琳第一次聽說有藥品可以用于近視防控。在她小的時候,身邊近視的人并不多,除了戴眼鏡,并沒有其他的防控手段。上了高中后,近視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
近視在國內已經成為“流行病”。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53。6%”——這意味著每兩名孩子里就有一名孩子患有近視。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指出,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
方案提出了我國防控近視實施的目標: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也是在這一大背景下,2019年10月,國家衛健委推出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文件,首次提到了“低濃度阿托品”在青少年近視防控中的使用。該指南指出,近視兒童青少年在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鏡減緩近視進展時,需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生指導下,按照醫囑進行。
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瞿佳說,在目前防控近視手段較少的現實下,低濃度阿托品的院內制劑已經成為延緩近視的主要手段之一,另外兩個手段是每日戶外活動兩小時,佩戴角膜塑形鏡(OK鏡)或離焦鏡。
“戶外活動是防控近視的最佳手段。”瞿佳說,許多學校出于安全考慮,課間不允許學生出教室,在戶外活動時間無法保證的現實情況下,許多家長不得不求助于醫療手段防控近視。
阿托品原是一種被用于緩解內臟絞痛的藥品,多年來也被應用于眼科的散瞳驗光。由全國86名眼科專家參與意見的《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中的應用專家共識(2022)》一文指出,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已經出現關于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視防控中應用的報道。
2005年,新加坡國立眼科研究中心發布了阿托品滴眼液的臨床研究結果,研究歷時兩年,首次將阿托品滴眼液在近視上的應用向臨床試驗階段推進。研究將高濃度(1%)的阿托品滴眼液用于400名6到12歲的兒童,為期兩年的臨床數據結果顯示,1%阿托品滴眼液能延緩77%的近視進展,證實了其在延緩亞洲兒童近視進程中的有效作用。
但由于高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存在使用者嚴重畏光、眼部調節力下降帶來的視力下滑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停藥后反彈效應較強,高濃度阿托品在世界范圍內并沒有被廣泛應用于青少年的近視防控。
轉變發生在2016年。新加坡國立眼科研究中心發布了一項長達五年的阿托品滴眼液臨床試驗報告。該中心在400名兒童身上展開了不同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使用0。01%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能使近視的發展速度減慢50%,且停藥后的反彈反應更輕,視覺上的副作用更少。但該試驗報告也指出,在0。01%組試驗的最初兩年,有9。3%的兒童近視度數增長了150度,證明有一些兒童對阿托品反應不佳。
這項臨床試驗的完成讓0。01%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成為了近視防控的主流選擇,包括新加坡、日本和馬來西亞等國都陸續在醫院及眼科診所開始使用0。01%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