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兩座露天雕塑藝術品被指辱華 大理雕塑藝術品被指辱華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8-05大理兩座露天雕塑藝術品被指辱華,大理雕塑藝術品被指辱華
近日,云南大理“左岸高地”文旅街區兩座“肥胖者”雕塑被誤認為是日本相撲運動員,網友稱有辱華和文化入侵嫌疑。該街區回應稱是私人藝術藏品,與日本無關,已配合調查。
曝光此事的網友發帖表示,他是大理本地人,雕塑所在地是房產開發項目,他認為這兩座雕塑就是“相撲”形象,還有咪咪眼,涉嫌辱華,他作為愛國青年實在看不下去,憤而曝光。
從曝光圖片來看,這兩座雕塑是否就是表現“相撲”運動員,其實依據并不算充分,因為雕塑并沒有穿著相撲運動員的衣服,也沒有象征相撲場的元素,只能說雕塑的體型、發型容易讓人產生這方面的聯想。
至于是否辱華,更是見仁見智。相撲雖然現在是具有強烈日本特色的體育運動,但是源于中國春秋時代,唐朝時才傳入日本,即便雕塑形象就是相撲演員,是否就一定具有辱華的意味,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而“瞇瞇眼”就等于辱華的說法,爭議更大。此前在很多類似事件中,網友們因為感受程度不同,理解角度不同,都有過比較激烈的爭論,其實至今也并沒有達成一致的共識。畢竟,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斷言,小眼睛就是中國人的恥辱。那么究竟“瞇瞇眼”到什么程度,或是與什么其它元素一起出現就算辱華,其實也沒有一個權威標準。
不是說,我們不能對“辱華”行為保持敏銳,但這頂“帽子”畢竟還是挺沉重。如果要給人戴的話,也需要理性、審慎、有說服力。比如說,此前售賣和張貼“日本軍旗”、“支那制造”等不良車貼的行為,就是典型的辱華行為。而其他一些顯然侮辱中國主權、民族團結、人民尊嚴的行為或內容,也能較容易地判斷為辱華行為。那么,具有不明顯日本特色的雕塑,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是不是辱華行為?或許應該有更嚴謹的討論。
且擱置“辱華”的爭議,無論如何,就一般人的審美而言,這兩座雕像都難言美觀,只是單純地還原了肥胖者的動作,看不出特別的藝術意味與審美意趣。正如一些網友所說:“既然是私人藝術藏品,自己欣賞不就好了,為什么要擺在人人可見的地方,引發爭論呢?”
的確,藝術的事情總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只要不違法違規,不違反公序良俗,喜歡什么都是個人自由。但是公共雕塑、裝置品影響著城市形象,豐富著民眾生活,的確應該更多地考慮公共影響,符合大眾審美。尤其是在人人都能望見的露天場所,更應尊重公眾普遍能接受的審美尺度和情趣,能避免爭議就盡量避免,做到雅俗共賞、喜聞樂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共雕塑、展品、文化產品以及品牌營銷物料,被公眾質疑有審美低下、影響觀瞻,甚至還有“辱華”嫌疑,這也說明公眾對于公共文化產品所傳達的意義和態度,以及所產生的影響和效果,會更加敏銳和警醒。這也要求所有創作者和公共場所的管理、經營者,更具有社會責任感,更加尊重公眾的意見,讓藝術為公共生活加分,而不是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