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繪本引爭議 “扁鵲治病”兒童繪本插圖引爭議
作者:chunzhi 發布時間:2022-05-28扁鵲治病繪本引爭議,“扁鵲治病”兒童繪本插圖引爭議
自打小學生教材插畫“辣眼睛”的消息傳出后,不少家長才仔細檢查了孩子的書本。不翻不知道,有問題的插畫,不僅僅存在于教材中,課外讀物也沒能幸免。
糖媽看到這樣一段話,雖是玩笑話,卻形象地比喻了,如今課本插畫和過去的區別。
一位家長感嘆,過去的學生覺得插畫過于“正經”,甚至會給人物畫一些搞笑的胡子或頭發,如今課本插畫的形象,讓人懶得動筆去改造。
《扁鵲治病》繪本內容惹爭議,成年人覺得審美“尺度大”
在教材出版社給出整改回應后,大家對插畫內容的關注度仍沒有下降,《扁鵲治病》繪本中的插畫,再次引起爭議。
從簡單的幾張圖就能看到,插畫人物穿著比較暴露,人物的表情和動作也比較大膽,一張正在治病的畫面看上去有些“恐怖”。
雖說,繪本講述了經典的故事,并且是中英雙語配文,有教學意義。但很多人覺得,這些內容并不適合給孩子看。
一些喜歡看小說的成年人表示,如今網絡小說和紙質書,對小說文字內容和圖片內容審核,都是很嚴格的。
成年人在看雜志、小說等讀物,別說是有這樣尺度大的圖片,就連用文字描寫脖子以下的身體部位時,用詞都要謹慎斟酌,一不小心就會被“封”掉。
可是嚴格的圖書內容審核標準,卻沒有用到兒童讀物上。越來越離譜的畫風,審美和尺度如此“自由”,實在是讓人想不通。
繪本和教材插畫紛紛淪陷,為何家長反應如此之大?
對歷史稍有了解的家長就會知道,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就算大家沒有見過他真實的照片,但在畫像記載中,扁鵲的形象都是和下方這一畫像接近的。
反觀這些日子,家長們發現的“辣眼睛”插畫。人物表情怪異,畫面沒有美感,甚至有些失實。
圖片的寓意有些脫離教學內容本意,很難想象,年幼的孩子看了之后,會產生怎樣的想法。
過去的孩子想要一本帶彩色插畫的書很困難,如今琳瑯滿目的繪本、書籍可供家長挑選,插畫卻出現了問題,很難讓人不擔心。
都說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拿起出本,可當孩子們人手一本如此畫風的繪本和教材,是否真的會從中受益?
插畫審美過于“自由”,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糖媽曾經以為,教材上的“肌肉女”已經是尺度比較大的配圖了?扇缃窨磥,一些隱喻的圖片語言更可怕。
家長們都知道,教孩子識字的難度比較大,但孩子可以輕松記憶圖形、理解圖像,并模仿圖像里的人物表情和動作。
直至孩子6~7歲以前,圖像閱讀都是適合他們的。就算是成年人看到圖像和文字,也會對圖像印象深刻。
拿小學生的教材舉例,教材中的小朋友形象,就像是孩子身邊的同學。他們之間的對話語氣、人物的穿著打扮,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判斷和審美。
將歷史人物描繪得過于現代化,圖片上增加畫蛇添足的細節,反而會誤導孩子對歷史、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這些審美過于“自由”的插畫,不只是看著不舒服而已。還會間接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心理發育甚至是更大的觀念,都有消極影響。
在紙質讀物的存在感,本就越來越弱的情況下,若無法保證內容的高質量,和插圖大眾、積極的審美,豈不是將孩子和家長越推越遠?